曹国舅真人,讳佾,亦作景休,邢台宁晋人,为八仙之一,道教尊为黄华洞天帝主、超凡入圣天尊等,居黄华洞天。《宋史》因怹为慈圣光献皇后之长弟,故称国舅。圣诞在八月十五。曹国舅,汉族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。他出现最晚,在宋代被吕洞宾祖师收为弟子才进入八仙之列。

黄华帝君曹国舅祖师宝诰
志心皈命礼。
簪缨嗜道,贵戚修仙,
性天时葆其真元,宠眷弗移其素志。
监弟车之覆,锐意入山。
悟舟子之谈,悉心办道。
在国曾多树议,总无为清静之谟,
遇仙略叩玄机,尽见性明心之语。
傝然野服以葛巾,澹然食贫而茹苦。
空虚自在,潇洒高翀。
大悲大愿,大圣大慈,
黄华洞天帝主超凡入圣天尊。

曹国舅是道教八仙中地位最尊贵的人物,尽管地位很高,被封为国舅,而且天资聪明,但是他并不喜欢享受富贵的生活,不喜欢利用特权,而是喜好道教的修行。
曹国舅举止潇洒,行动敏捷,神采飞扬,然而性格却安静恬淡,天性纯真善良,并不因为自己是皇亲国戚而贪享声色犬马,只追求清虚平淡的日子。
皇帝很是器重他,每次和他谈话时,他总是以提倡黄老“清静无为”的做法,主张实行无为之治。皇帝非常喜欢他的见解,赐给他黄袍和红腰带,但他并不因此而自矜自傲。
有一天,一心向往修道生活的曹国舅忽然来拜见皇上和皇后,向他们辞行。
皇上问他打算到哪里去,曹国舅回答说:“修道的人可以在天地十方之间、四海五湖之内,无拘无束,随心所欲地遨游。我已经羡慕很久了,希望过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。”皇上说赐给他鞍马和仆从以便照顾他,曹国舅一概不接受。
皇上想,总得给曹国舅一点保护,就赐给了他一块金牌,上面刻着:“国舅到处,如朕亲行”几个字。国舅盛情难却,就接受了金牌。
曹国舅修道的意愿十分坚定,出门时除了那块金牌,就只带着一把笊篱,用来化缘乞食。
有一天,他决定乘船过河去对岸参访。于是他登上一只渡船,艄公向他索要渡河的银钱,曹国舅说:“我是个道士,身无分文,但是可以帮船家干些杂活以抵渡钱。您看可以吗?”梢公听罢,十分不情愿,怒气冲冲地辱骂他,还要把他赶下去。
曹国舅急了,就从衣服中取出了皇上赐给他的那块金牌,递给艄公问:“这个可以抵作渡钱吗?”艄公接过金牌,不认得字,其他人围过来一看,顿时吓得魂飞魄散,慌忙跪倒一片,口中呼喊着“万岁!”

这时,只听见有人大声喝斥道:“你既然自称是出家人,怎么还依仗权势威吓欺负别人!”国舅循声一看,是一位道士,衣衫褴褛,却声如洪钟。
曹国舅也自知不妥,恭恭敬敬地向这位道士弯腰行礼,说:“弟子怎么敢仗势欺人呢?的确是渡河心切,又没有银两,才想拿金牌抵押的。”那道士问:“既然你不用倚仗金牌,那你能把它丢到水里去吗?”
话音未落,曹国舅已经毫不犹豫地一挥手,把金牌远远地抛了出去,金牌随即沉没到急流深处,不见了踪迹。
那位道士登上河岸,微笑着说:“你既然有此决心,是否愿意跟随着我云游参访呢?”曹国舅毫不迟疑地答道:“弟子愿意追随道长!”于是,他就上岸跟着这个道士离开了。
道士和曹国舅二人一同走了好几里路后,坐在一棵大树下歇息,道士问他:“你以前认识吕洞宾吗?”曹国舅说:“弟子只是一个凡夫俗子,怎么可能认识他那样的神仙呢?”
道士听了后微笑着说:“在下正是吕洞宾,今日就是特地来度化你的。”吕洞宾祖师告诉曹国舅,正是他一心向道的决心感应了神明,所以才由自己下凡来点化他。
后来,吕洞宾祖师向曹国舅传授了修道的理论和口诀,助其修行,曹国舅刻苦修炼,终于证真成仙。
曹国舅证仙果后,亦有仙文集传留于世,诗曰:
物表英才性朴纯,天然气象妙精神。
眼空四海全无欲,心贯三才绝点尘。
帝赐金符微一笑,师传玉诀乐长春。
源缘慈父征唐德,积一皇后二仙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