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茅真君,即“太元妙道冲虚圣佑真应真君茅盈”、“地仙上真定录右禁冲静德佑妙应真君茅固”、“地仙至真三官保命冲惠仁佑神应真君茅衷”三兄弟,居华阳洞天,全称为“九天司命三茅应化天尊”。茅氏三兄弟为西汉景帝时人,茅山上清派奉为祖师。据《梁书·陶弘景传》载:“句容之句曲山,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,名曰金坛华阳之天,周围一百五十里。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,来此掌山,固谓之茅山。”
三茅真君以司命、保命、定禄为名,亦以司命、定禄为职。据《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传》称,大茅君茅盈治宫在赤城玉洞之府,有玉童玉女各四十人,出入太微,受事太极,总括东岳,司命司禄。中茅君和三茅君仅为地仙。中茅君治茅山,兼统地真。三茅君治良常之山,总括岱宗,领生记生,位为地仙九宫之英,劝教童蒙,教训女官,授诸妙灵,莅治百鬼,镇阴宫之门。

三茅传说记载
三茅真君的传说,源自东晋道士杨羲所撰的《茅君传》。其记载茅盈幼年学道,通解《道德经》与《周易》,十八岁时往恒山修练,据说得到西王母的点化而得道。当汉景帝时,茅固举孝廉,曾任执金吾。汉宣帝时,茅衷则为西河太守。茅固、茅衷听闻兄长得道的消息,随即辞官,跟从茅盈入海陵山中修练,两人得到了兄长传授的长生不死之术,因而得道,又入句曲山传道济世,从此句曲山称为“茅山”。
汉代修道成仙的茅盈、茅固、茅衷三兄弟,是道教茅山派崇奉的祖师。大茅君名茅盈,字叔申,十八岁时,离家人恒山修道,遇西城王君拜为师,得受至真上道,行服食调神养生之法。后参访各名山洞府,至龟山遇见西王母,西王母口授茅盈以玉佩金铛之道,太极玄真之经,食日月之法,炼五神之术。茅盈的道行从而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。茅盈直接去了江南,在句曲山修炼。山上有个洞室,是神仙所居住的地方,由茅盈管理。山下的人给他立庙井祭祀他。
茅盈的大弟弟名固字季伟,小弟名衷字思和,当时在朝中做官,其职享棒禄二千石。后来茅盈的两个弟弟年老力衰,七八十岁时,都辞官弃家,到江南找哥哥。茅盈给他们服用四扇散,返老还童,在山下洞中修炼四十多年,也得道成为仙人。太上老君命令五帝使者拿符节和黄金刻字的白玉册,加九锡之命,任茅盈为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,主管昊越地区的生死户籍,茅盈这才升为天仙。有时他在潜山管理下界。茅盈又派使者拿紫色绸的文书,封二弟茅固为定录君,封三弟茅衷为保命君,都列为上真,所以称他们为三茅君。每年的十二月二日和三月十八日,兄弟三人各骑一顶白鹤在峰顶上相聚。

南朝上清派陶弘景崇奉三茅君,列名《真灵位业图》。宋代时,茅盈被天子敕封为“司命真应真君”,茅固被封为“定禄妙应真君”,茅衷被封为“保命神应真君”,总称三茅真君。
三茅真君被后代的茅山派视为祖师,在台湾,多半奉祀于道观。
三茅真君宝诰
天人道德,仙圣真师。孝悌通於神明,恩泽被於家国。隐恒山而悟道,栖句曲以升天。主岱宗恒霍之山,职赤城华阳之洞。劫运阴阳而统斡,雷霆水泽以兼司。接二弟之英资,授登真之秘诀。咸领神仙之籍,共膺玉册之荣。德博幽明,仁霑普率,随机赴感,誓愿弘探。太元妙道冲虚圣佑真应真君、地仙上真定录右禁冲静德佑妙应真君、地仙至真三官保命冲惠仁佑神应真君、九天司命三茅应化天尊。